“他说,听闻契丹人发动了叛乱,他是奉命带领大军来保护突厥汗帐的。”
阿史那陪律愣住了,他身边的阿史那布鲁同样也愣住了。
他们其实都是突厥年轻一代当中的杰出人物,但他们想了太多唐军到来的原因,唯独没有想到,唐军竟是来保护他们的。
这真的是太可笑了,唐人派兵来保护突厥人的东方汗……
阿史那陪律再也无法保持镇定,他的脸像开了染坊,先是涨红,接着就彻底黑了下来,就像有人狠狠在他脸上抽了一巴掌,火辣辣的疼。
…………
这一晚,唐军原地扎营,突厥人也没有回去,嚼着肉干睡在了自己的战马旁边。
他们相互戒备着,却也没有人会认为,在草原漆黑的夜晚,会有想不开的人来一场夜袭,那纯属是找死。
第二日清晨,虽然大家都没睡个安稳觉,但相互都没有什么进攻的欲(和谐)望,敌意也在不知不觉间消散。
阿史那布鲁被阿史那陪律派了过去,他见到了裴行俭,表达了阿史那陪律的厌恶之情,让裴行俭赶紧带兵离开这里,突厥人不需要任何人的保护。
一切都如裴行俭所料,此时他哪里还会走?
“我们行军数日,行有千里,便为急东方汗之急,如今上下疲惫,怎能说走就走?突厥人就是这样待客的吗?”
阿史那布鲁回道:“突厥人怎么对待自己的客人就不劳将军担心了,没有哪个客人会带着刀箭走进突厥人的帐篷。
将军来意不明,还是尽快离开,以免坏了你们的皇帝和可汗的约定。”
裴行俭大笑,“话不是这么说的,正是因为陛下与可汗有约,吾等在听闻契丹诸部叛反之际,大将军才会命我率军前来助突厥平叛。
如今眼见汗帐无恙,吾等心中略安,可为防契丹人惊扰了东方汗大驾,还是要小心一些为上,在这里多驻留几日,不然回去哪好交代?”
阿史那布鲁还想说话,裴行俭大手一挥,“看来你是陪律汗身边的亲近之人,与其在我这里啰里啰嗦,不如回去跟陪律汗说说,舍些牛羊给我,他娘的赶了一路,都没好好吃上一顿饭了。”
阿史那布鲁转了转眼珠,“既然是这样,那将军不如随我去见汗王,到时有什么话说,将军亲自跟汗王说就是了。”
裴行俭像看傻子一样看着阿史那布鲁,“还请莫要说笑,吾等素不相识,怎么可能轻身去见你家汗王?
再者说了,我就带了这点人马,在这草原之上可谓孤立无援,再小心也不为过……你看看你们,我等方自来到,你们便弄的剑拔弩张,还差点杀了我派去的传话之人。
陪律汗如此暴躁,你说换了是你,敢去见你家汗王吗?那岂不是把头伸到了他的刀下?”
裴行俭一副是你傻还是我傻的模样,看的阿史那布鲁脸色涨红,他还是头一次体会到南人的尖牙利齿。
换了突厥语,可没有这么多刁钻的词汇可用。
阿史那布鲁狼狈而回,他的那些聪明才智在两军面对面的时候全无用处,而且他还在琢磨唐人的来意。
他有很多问题想问,但显然那个南人将军是不会告诉他的,因为他们既不是朋友,也算不上敌人。
就像他昨晚在汗帐中说的那样,如今在这片草原上,唐人和突厥人的关系分外微妙。
相比于很有探索精神,对些许挫折并不太在意的阿史那布鲁,阿史那陪律和他的部下们却度过了他们人生中最为憋屈的几天。
裴行俭过的却很惬意,他吃着突厥人送来的牛羊,喝着突厥人酿的并不好喝的奶酒,只用了两天,唐军上下就从行军的疲惫中恢复了过来。
这不是突厥人有多么好客,而是实力使然。
阿史那陪律等人刚刚到来,身边没有太多的人马,这是突厥东方汗汗帐最为虚弱之时,两千唐军精锐骑兵,足以摧毁他们。
一旦撕破脸,最后胜利的未必是唐军,可突厥汗帐也必将消失在草原之上。
裴行俭明白这一点,阿史那陪律同样心知肚明,于是突厥人的身段丝滑了起来,就像真正招待客人一样,招待起了这一群赖着不走的恶客。
…………
唐军来到这里的第三天,寻相派人送来了消息,他们在大鲜卑山南麓的一处平坦之地,发现了靺鞨人聚集之地。
有四五千人之多,还有靺鞨人的部落不断走出山林汇聚过去。
相比于大唐而言,这点人马实在不算多,可对于山林中的靺鞨人部落来说,能聚集起四五千人,已经是非常罕见的大动作了。
阿史那布鲁许给他们的好处,也足以让他们大队的走出山林。
其实和很多草原部落一样,靺鞨人并没有多么的强大,可谁也不愿意深入大鲜卑山去找他们的麻烦。
上一个跟靺鞨人这么较劲的还是阿史那埃利弗……
按照寻相的意思,赶紧给我滚过来一起把靺鞨人收拾了再说。
只不过当他知道裴行俭带兵去了突厥人汗帐,并待在那里没有离开,寻相再也忍不住,破口大骂。
他是真的后悔听了裴行俭所言,两人分开行事,如果是他一直领兵,那么裴行俭怎能如此肆意妄为?
朝廷诏他们出兵平叛,诏令可没让他们去跟突厥人纠缠,反而是让他们把大贺咄罗的人头送去给突厥东方汗阿史那陪律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喜欢北雄请大家收藏:(m.kanshugee.com)北雄看书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