寻相率军一路向西北行进,然后再沿着黄水进军。
在来到黄水之畔的时候,寻相和裴行俭商量了一下,裴行俭建议自己率两千骑先行,试探一下契丹人的反应。
由寻相率三千骑拖后,裴行俭觉得自己所率的两千骑唐军精锐完全够用,寻相所部不需接战,只要能护住他的侧后,防备自己所部交战之时有人突袭即可。
寻相自然不太愿意,不过最后还是被裴行俭说服。
因为他和裴行俭率军出来的时候,得了尉迟偕叮嘱,契丹人叛乱的时机太过巧合,突厥人可能生了异心,行军作战时要小心行事。
寻相和裴行俭都是打老了仗的人,尉迟偕只是说了几句,他们便已记在心上,行军之时放出斥候,方圆几十里,皆在大军耳目哨探之下,从没有放松过。
裴行俭分兵两处的做法,就是最为稳妥的策略,因为唐军的战斗力没有任何问题,但骑兵作战之时,就算事先探查到另外有大队人马接近,也很难快速做出准确的反应。
不光如此,裴行俭还建议寻相把三千人分成三个千人队,错落而行,因为他认为契丹草原上很难出现大股的敌军。
如果出现了,必然是敌军主力,他自然会率军前往交战,寻相率军在后面,需要防备的必然是小股的敌军。
分成三个千人队足以应付,而且更为灵活。
寻相和裴行俭都隶属于左御卫大将军府,如今已经非常熟悉,寻相承认这个裴家子有勇有谋,比草根出身的他更适合领兵。
所以即便他官职比裴行俭为高,心里也不太乐意做配角,却还是听从了裴行俭的建议,让裴行俭率军先行。
他自己又把三千骑分为三部,尾随在裴行俭所部身后,进行大范围的迂回。
对于寻相而言,这种感觉很像随陛下作战的时候,事先布置妥当,然后就是一战而胜,反而是在大都督李靖麾下听命时,感觉打着打着就赢了,让人总觉得缺点什么。
…………
五月间的辽西草原,风沙犹大,不过黄水河畔,青草却早已冒头,并茁壮成长,显示出一片生机。
两个契丹人向导操着生硬的汉话一直陪在裴行俭身边,为大军指引方向。
“传令,就地休息。”
“传令给斥候,再远十里。”
日连部,契丹八部之一,一个在契丹诸部当中非常强大的部落,分为上百个小部落,散落在大鲜卑山山麓附近。
他们不但是最为靠近辽东的契丹部落,以前同样也是离着突厥东方汗汗帐最近的那一个,只不过阿史那多闻叛反之后,东方汗汗帐向西北方向迁移而去,远离了大鲜卑山。
两个领兵校尉在安置好部下后来到裴行俭面前,看裴参军正坐在地方啃着干粮,也一屁股坐在地上。
“契丹崽子明显有备,至今也没看到什么人影,总不会是躲在什么地方想跟咱们决战吧?”
“那倒是省了事了,就怕他们一直躲着,地界太大,咱们搜不过来啊。”
听着两个校尉念叨,裴行俭喝了口冷水顺了顺,笃定的道:“嘿,越是有着防备,就越是显得心里有鬼,正好放开手脚,大杀一场。
诏令上说了的,凡参与叛乱者,屠之,到时候大家可别心软。”
两个校尉都是哈哈一笑,脸上露出了几分狰狞,百战之军,从来不怕见血,只要军令稍微宽松上一些,他们自己都控制不住自己,何谈什么心软不心软的?
“要是再找不到人怎么办?”一个校尉有点担心的道。
裴行俭一边啃着干粮一边道:“怎么会找不到?到时听我军令就是。”
裴行俭的年纪在这里大了近七八岁的样子,大家不要较真
喜欢北雄请大家收藏:(m.kanshugee.com)北雄看书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