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着步群那混不吝的样子,现在宇文歆就有点明白了,这厮纯粹是嘴臭,性情恶劣,不是针对谁。
窦轨明显是坚定的支持撤军的一派,也可以说他并不是支持撤军这件事,而是他从不会质疑朝廷诏令。
这些年奔走各处,从东到西,从南到北,出身窦氏显贵之族的他,以前从不曾想过自己能过上这样的日子。
别看劳累而又繁忙,他却乐在其中。
好多次家书来往,家人总在说想走些门路,让他回京述职,全都被他干脆的拒绝了。
他见了太多的人,太多的事,太多的风景,心已经野了,他觉得各处的仗打的差不多了,他就上请勘测大唐各处山川地理,继续走下去。
而这些年东奔西走间,眼见天下越来越太平,百姓渐渐安居乐业,各路大军也争气,兵锋所指,无有不克,不由对新朝的信心猛增。
虽说他们兄弟投唐晚了些,却并不妨碍窦轨成为新朝最为坚定的拥护者。
此时窦轨捏着酒杯,眉头微蹙,若有所思的道:“那大贺咄罗挑起叛乱也有些时日了吧?就没有派人来过大唐?”
众人一静,目光不由自主的都看向宇文歆。
宇文歆左右瞅瞅,心下不由大骂,没完了是吧?没完了是吧?
不过没办法,在座的几位尽都身居要职,也就张公瑾稍微差点意思,其他三个坐在他这位幽州总管面前,都能挺直腰杆大声说话。
还是步群嘴快,“是啊,听说契丹崽子向来没信用,墙头草儿一般,今天投这个,明天靠那个的,宇文总管这里没来几个契丹使者?这就有点不对劲了吧?”
宇文歆下意识的摇头,接着便说道:“窦侍郎是说……有所不妥?”
薛万彻紧接着道:“何止不妥,既然说是与突厥不合,为何不来大唐献媚?我看此事应该速报朝廷知晓。”
在座的都是聪明人,窦轨只是起了个头,其他人便已有了诸多猜测。
宇文歆的心一下便揪了起来,他身为幽州总管,有探听关外敌情的职责,和契丹诸部打交道最多的也是他。
可这次契丹诸部叛乱事先并无消息传回来,已经算是有所失职,若是其中还有其他隐情,而他这个幽州总管还是一无所知,也无任何察觉的话,那就太说不过去了。
此时张公瑾道:“还是先报于尉迟将军吧,朝廷命他分兵,可别轻敌冒进,有所闪失。”
众人都是点头,之前就已经有所猜测的他们,此时仿佛一下找到了证据。
…………
“陛下远在京师,却对辽东之事洞若观火,宁不让吾等愧煞?”窦轨感慨道。
虽然话说的有点肉麻,可却是他的真心话,按照诏令下达的时间来看,应该是契丹叛乱的消息一到京师,皇帝就下了决断。
这可不光是对战事如何敏锐的问题,还在于决断的魄力,照现在的情形来看,撤军的决断下的稍微晚些,尉迟偕所部大军就有可能过河攻辽东城,那时再想撤军可就麻烦了。
宇文歆思忖再三,终于说道:“此事定和新任的突厥东方汗阿史那陪律有关。”
“此人是何来历?”
“据说是突厥王庭四部之一的赛斯利勤部首领阿史那思真之子,阿史那思真向来反对突厥与大唐盟好,这在突厥不是秘密。
前两年陛下在与突厥可汗会盟之时,阿史那贵妃曾于宴上折断阿史那葛云的背脊,而阿史那葛云便是阿史那思真的儿子。”
喜欢北雄请大家收藏:(m.kanshugee.com)北雄看书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