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争之世,既是君选臣,也是臣选君。
会谈就这样愉快地结束了。虽然这次还是没有见到诸葛亮。但是,刘勋能感受到,种种迹象表明,诸葛亮还是有意投靠我军的,也有所收获。
回到了襄阳,天色也渐渐暗了下来。刘勋吃完饭,就到了自己的书房。细想今天的经历,内心久久不能平静。那位在辩论堂侃侃而谈的少年,聪慧睿智。那位白发老人颇有仙风道骨。一位是诸葛亮的徒弟,一位是诸葛亮的岳父。而且那遥不可及的鬼谷子也视诸葛亮为最得意的弟子。诸葛亮也就比自己大几岁而已,却有那么多传奇的经历,诸葛亮到底是怎样的大才啊!
刘勋恨不能立刻与诸葛亮相见。可是,他也知道这也不是着急的事情,越是大贤越得耐心等待。刘勋深深地叹了一口气,拿起竹简书,摊在桌子上,看了起来。
几天过后,到了建安四年(公元199年)五月初五,这天是端午节。刘备的夫人糜夫人在这天凌晨给刘备生了一个儿子。双喜临门,襄阳自然要好好的庆祝一番。
刘备素来节俭,嘱咐主事糜竺要一切从简。糜竺是糜夫人的哥哥,新出生的男孩是自己的亲外甥,糜竺自然很高兴。荆州刺史府张灯结彩,布置一新,襄阳的官员纷纷前来祝贺,刺史府比以往更加的热闹了。
刘纯一直在母亲的旁边,眼睛直溜溜的看着自己的弟弟,非常的好奇。
刘勋一直感激糜夫人照顾自己,也前来道贺。
“哥哥,你来了啊。”刘纯看到刘勋来了,赶快跑去迎接。
“有弟弟了,你高兴吗?”刘勋爱惜的摸着刘纯的头随口问了一句。
“当然高兴了,小弟弟太可爱了。”刘纯看来很喜欢自己的弟弟。
“恐怕有人不高兴吧!”有人突然说了这么一句。
刘勋循声望去,只见糜芳满脸的不高兴。这糜芳是糜竺的弟弟,糜夫人的哥哥,向来品行不端,心胸狭窄。今天是好日子,刘勋也不好发作,装作没听见。
走到里面,刘勋拱手祝贺道:“恭喜庶母,为我们家添了一个弟弟。”
糜夫人精神很好,和蔼的说道:“你的弟弟,以后你要多多照顾啊。”态度很是诚恳。
刘勋也非常高兴,刚才的不快也随之抛之脑后。
“公子,主公已在大厅摆好了酒席,让大家都过去。”一位内侍站在门口说道。
刘勋告别了糜夫人,然后赶了回去。
到了大厅,只见酒宴已经摆好,大家都到齐了。主事糜竺招呼刘勋,在次于刘备的位置上坐了下来。
“第一杯恭贺主公喜得贵子。”
“恭贺主公、贺喜主公。”
众人纷纷向刘备表示祝贺,刘备笑得合不拢嘴。对于古人来说,儿子是很重要的。儿子是家族事业延续下去的保障。特别是对于刘备这样胸怀天下的诸侯来说,儿子更为重要。
“请问主公给小公子取什么名字呢?”孙乾很好奇,
刘备笑了笑,“说出来不怕大家笑话,我已经想好了乳名,就叫‘阿斗’,表明我这一生与命运斗争,不屈不挠。”
“好、好……”群臣纷纷叫好。
“糜竺,你是阿斗的亲舅舅,又是名士,你给阿斗取个正式的名字吧。”刘备向糜竺喊道。
糜竺听到后,没有马上回答,而是低头沉思了一段时间。虽说阿斗是自己的外甥,但是毕竟他是主公的儿子,马虎不得。得取个能让刘备满意的名字。
“糜竺,想出来了没有啊”,关羽、张飞等人笑着催促着,自己的大哥多了个儿子,他们也是非常的高兴。
“糜竺,再想不起来,就自罚三碗。”赵云知道糜竺不能喝酒,也打趣他。
糜芳也是阿斗的舅舅,见别人没有理睬他,心中非常的不满,“我们家的事与你们何干,你们起什么哄?”口气很是嚣张。
众人顿时愣住了,这糜芳也太猖狂了。我们来祝贺主公喜得贵子,他仗着是阿斗的舅舅,居然说出这样的话。
糜竺赶快起身向大家赔罪,“我弟弟前两天发烧,把脑子烧坏了,大家不要介意。”并大声地向糜芳吼道:“闭上你的嘴,没人当你是哑巴。”
糜芳从来没见过糜竺发过这样的火,知道糜竺生气了,便默默地喝酒,不敢再说话了。
刘勋见大家都有点尴尬,便又打趣道:“舅舅你如果,再想不到名字,就要喝酒了。酒都已经给你倒好了。”糜竺是糜夫人的哥哥,糜夫人是刘勋的庶母,按关系,刘勋也得称他一声舅舅。
众人看到糜竺那涨红的脸,哈哈大笑,瞬间没有了尴尬。
“那就叫刘禅,寓意着我大汉能早点中兴,大汉皇帝也能够迎来封禅的一天。”糜竺兴奋地说道。
封为“祭天”,禅为“祭地”,是指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。只有贤明的君主才有资格封禅。所以糜竺所起的名字寓意甚好。
众人纷纷叫好,都认为此名取得甚好。
但是“封禅”对于大汉皇帝刘协来说,无异于痴人说梦。刘协在许都每天都是提心吊胆的,时刻都想着摆脱曹操的控制。然而曹操的权势越来越大,刘协想摆脱控制那是越来越难了。
喜欢三国之纵横大汉请大家收藏:(m.kanshugee.com)三国之纵横大汉看书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